英文名称:The Oral Regional Anatomy
课程编码:BASM1005
学时:48(理论学时:16,实验学时:32)
学分:2
适用对象: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
先修课程:细胞生物学, 系统解剖学,组织胚胎学
使用教材及参考书:
1.皮昕.口腔解剖生理学(第5版)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.2004
2.王怀经.局部解剖学(第1版)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.2005.ISBN 7-117-06870-1/R323
3. Moor KL,Dalley AF & Agur AMR. Clinically Oriente Anatomy. 6th Edition. 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 2010. ISBN:978-1-60547-652-0
4. Tortora GJ, Nielsen MT. Principles of Human Anatomy. 11th Edition. Lippincott Willias & Willkins. 2009. ISBN-13978-0-471-78931-4
一、课程性质和目的
性质:专业基础
目的:
1.培养学生掌握口腔、颌面和颈部的局部组成结构、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。
2. 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基础理论,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。
二、课程内容简介
口腔局部解剖学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,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院校口腔专业的培养目标,阐述口腔、颌面、颈部诸部分的组成结构、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,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。并将国内外有关的最新进展扼要地加以介绍。通过听课、观察标本和模型及其实地操作,培养学生掌握口腔、颌面和颈部的局部解剖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,从而为学习其他口腔基础课程和口腔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。
三、教学基本要求
1.掌握人体头颈部各局部的划分,各器官间的关系。
2.了解头颈部结构的互相关系及其整体性概念;熟悉人体头颈器官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。
3.为口腔其他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。
4.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,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两级。凡属“掌握内容”,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;对基本知识,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局部标本观察,使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,做到能说得出、认得准、用得上,达到牢固掌握。凡属“了解内容”,可以概括讲授,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与规律,使学生有一般认识,知其要点,学到有关知识,做到一般理解。
四、教学内容及安排
第一章 口腔局部解剖
1.掌握口腔的境界、分布、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。
2. 掌握唇的境界、表面解剖标志、层次、及淋巴回流、血供、神经支配。
3. 掌握颊的层次及境界。
4. 掌握牙龈的结构特点。
5. 掌握硬腭的层次及结构特点。
6. 掌握软腭表面解剖标志、层次、构造及其神经分部。
7. 掌握舌下区的境界、表面解剖标志、内容及其排列。
8. 掌握舌乳头分类、舌的肌肉、血管、淋巴回流及神经。
9.了解咽的分部、层次及淋巴血管。
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
|
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
课后环节(请打“√”) |
章节数 |
授课 |
实验 |
上机 |
讨论 |
作业 |
自学 |
综合 大作业 |
其他 |
1 |
2 |
4 |
|
|
|
√ |
|
|
第二章 颌面部局部解剖
1.掌握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特点。
2. 掌握腮腺咬肌区的境界、层次及内容、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标志。
3. 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及层次及内容。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。
4.了解面部分区表面解剖、及眶区结构特点。
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
|
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
课后环节(请打“√”) |
章节数 |
授课 |
实验 |
上机 |
讨论 |
作业 |
自学 |
综合 大作业 |
其他 |
2 |
6 |
12 |
|
|
|
√ |
|
|
第三章 颈部局部解剖
1.掌握颈部境界、分区、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。
2. 掌握下颌下三角的境界、层次、内容及毗邻。
3. 掌握气管颈段前方的层次及毗邻、气管切开术注意事项。
4. 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、层次、内容、毗邻。
5. 掌握颈内外动脉的鉴别。
6. 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、层次、内容。
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
|
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
课后环节(请打“√”) |
章节数 |
授课 |
实验 |
上机 |
讨论 |
作业 |
自学 |
综合 大作业 |
其他 |
3 |
6 |
8 |
|
|
|
√ |
|
|
第四章 颅部局部解剖
第一节 颅顶
1.了解额、顶、枕区的境界、层次、内容。
2.了解颞区境界及层次内容。
第二节 颅 底
了解颅底内、外面的解剖结构。
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
|
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
课后环节(请打“√”) |
章节数 |
授课 |
实验 |
上机 |
讨论 |
作业 |
自学 |
综合 大作业 |
其他 |
4.1 |
1 |
4 |
|
|
|
√ |
|
|
4.2 |
1 |
4 |
|
|
|
√ |
|
|
五、实践环节
章 |
内容 |
参考学时 |
1 |
口腔局部解剖 |
8 |
2 |
颌面部局部解剖 |
12 |
3 |
颈部局部解剖 |
8 |
4 |
颅顶 |
2 |
5 |
颅底 |
2 |
|
总学时 |
32 |
六、学时分配
章 |
内容 |
参考学时 |
1 |
口腔局部解剖 |
6 |
2 |
颌面部局部解剖 |
8 |
3 |
颈部局部解剖 |
8 |
4 |
颅顶 |
1 |
5 |
颅底 |
1 |
|
总学时 |
16 |
七、考核方式
闭卷;闭卷考试成绩占85%,平时表现占15%(操作5%,考勤5%,提问5%)。
大纲制定者:胡 明
大纲审核者:王唯析